目前分類:01.醜小鴨 The Ugly Duckling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誕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是十九世紀的世界童話大師。自幼家貧,11歲父逝,生活更為困頓。安徒生從小觀察敏銳,想像力豐富,14歲時告別家鄉到哥本哈根,下定決心要當一個藝術家,卻面臨走投無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藝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學習的機會,安徒生此間閱讀大量名家如哥德、拜倫的作品,也學著創作詩篇與劇本。17歲發表作品《嘗試集》,24歲出版長篇幻想遊記《阿馬格島漫遊記》,第一版銷售一空,原本在飢餓中掙扎的安徒生從此脫離貧窮的陰影。

1844 39  寫出<醜小鴨>自傳性作品。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體

英文版,是用英式英語寫的,故事中角色很活潑,用詞比美式英文文謅謅。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醜小鴨》是一篇經典的童話,有不同語言的各種譯本,在世界各地流傳,深得讀者的喜愛。這篇童話的語言活潑生動,寓教於樂,讚揚了像醜小鴨一樣追求夢想,不害怕他人譏諷嘲笑的勇敢的人。這篇故事的讀者對象往往是年齡較小的兒童,一些兒童可以自己識字閱讀,而一些則需要家長的幫助,為他們朗讀故事。所以它的譯本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詞語淺顯易懂,擬聲詞豐富,可以產生通感,讓讀者能“聽懂”。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故事為經典童話故事醜小鴨(The Ugly Ducking),我認為這個故事的目標讀者主要為幼稚園孩童或者是國小低年級學童,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可能是由老師或父母讀給小朋友聽,或者適合正在學習認字的小朋友透過注音閱讀。所以譯本的用語需要清晰易懂,裡面的台詞也需要接近日常的口語表達,讓小朋友能一聽就懂,也能讓小朋友更有興趣閱讀。

而此譯作的語言大部分讀起來都自然,偏向歸化,符合中文語法。譯作有些地方將源語的訊息,巧妙拆開再重組,讓譯文符合譯入語文化。例如,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