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05.遜咖日記 Diary of a Wimpy Kid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言:閱讀Diary of a Wimply Kid這本書是甫一出版的時候,在這本書之前,其實我是看另一個作者Marrisa Moss的《Amelia’s》的筆記系列作品,當時我非常喜歡看這類書中的文字敘述,完全就是當地生活人事物的翻版,栩栩如生,用字遣詞更符合那年齡的青少年間的“術語”,讀起來格外親切自然。所以當這本遜咖日記一出版時,我就馬上買了,只是這本書的印刷並不是那麼吸引我,因為《Amelia’s》的書是彩頁處理,anyway,現在再次重讀這本書,心境不同,因為以前我是沒看中文的部分,現在卻是要細細比較中英文的文字意境及用法,這也是另一個有趣的事。

<評析>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遜咖日記》是一本漫畫與塗鴉,加上文字的另類日記,主人公是一名中學生,他以詼諧的語言記錄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看得出這是一個非常聰明調皮的小孩子。

    在大陸,《遜咖日記》的譯名為《小屁孩日記》,在臺灣,“遜咖”一詞,帶有貶義,指“遜色的角色”;在大陸“小屁孩”是對小孩子的一種親昵的稱呼。兩種譯名都非常有地方的特色,用歸化的詞彙去做譯名能讓讀者有親切感,更喜歡這樣的書。這本書于2007年出版后風靡全美,又被譯為多國語言,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這本書圖文並茂,圖片簡潔而有趣,文字很簡單,卻十分幽默,展現了非常美妙的兒童世界,讀者不僅僅局限於孩童,也能使成年人閱讀之後哈哈大笑,快樂地回味童年時光。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看的作品,原作家與譯者兩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曾經歷過青澀又尷尬的青春期歲月,而現在的他們則是青少年的父母,所以難怪他們可以這麼貼近的,用現在少年郎的詼諧語氣,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書中即將轉大人」的主角心聲和面對遭遇到的生活課題的態度,這本日記體書寫的不僅是葛瑞格里跟自己的對話,也是葛瑞格里跟讀者的對話或者這也是一本父母與自己孩子的對話。

例句: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ary of a Wimpy kid (遜咖日記),作者Jeff Kinney 寫的這一本老少咸宜,幽默風趣的書,用字淺白活潑,2004年發表在FunBrain.com 並在2007年四月一日出版,在美國及全世界造成轟動,大受歡迎,甚至患有過動症ADHD的孩子,都愛上這本書,能安靜地坐下來讀它,是一本非常成功的作品。台灣的學生也愛上這本幽默風趣的書,甚至有些國高中老師,以此為課程補充教材,鼓勵孩子讀英文版,提升學生的英文興趣和程度。但在美國,有些家長也十分擔心,內容部分過於誇大,用詞不當,角色行為偏差,有些家長不認為那是幽默,他們認為這本書會造成孩子的不良行為,例如有些家長說:

“I think this book is amusing on a pre-teen kid scale,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someone under the age of at least 10. Older children have a better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is funny in fiction and what it appropriate in real-life. Just because it's on the NYT bestseller list does not mean it's okay for younger kids. If a child thinks that it's funny when someone is bullied or humiliated, fiction or not, I think that's a problem.”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遜咖日記(Diary of a Winpy Kid)的作者Jeff Kinney先是於網路上發表一系列故事,後來於2007年正式出版,隔年由賴慈芸所長譯入中文,生動活潑的語言受到廣大讀者歡迎。2010年正式拍成電影。

英文原文十分生動有趣,主角Gregory從一開始就認為他有天會成名,所以他寫這本日記的原因就是讓人知道他中學是怎麼過的,因此他是有「目標讀者」,並非只是單純抒發心情,而是要寫給未來對他有興趣的讀者看。所以他的口氣相當活潑,就像是在跟讀者對話一般,不僅如此Gregory的表達方式十分俏皮,口氣就像典型的美國青少年,作者運用許多青少年用語,讓Gregory的形象鮮明,也創造出許多效(笑)果。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