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綠蒂的網》譯本分析
——兒童世界vs成人世界
《夏綠蒂的網》譯本分析
——兒童世界vs成人世界
夏綠蒂的網(Charlott’s Web)出版迄今近六十年,作者E.B 懷特用平實精練的語言呈現小豬韋伯與蜘蛛夏綠蒂之間真摯的友誼。一開頭就是美國典型的農場,平常一天的開始,但因為爸爸拿著槍出門,要結束某隻小豬的生命而有了不平凡的故事,故事中作者運用了許多對話,讓讀者見到這一家人是如何互動,以及每個人物的性格。2004年,海峽兩岸皆翻譯了這個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台灣譯者為當時11歲的黃可凡;大陸譯者則為當時81歲的任溶溶,兩人在同樣的時空下,(兩個譯本出版時間僅相差半年)在處理相同的內容與對話時,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尤其是對話部分,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時而化身為充滿正義感的8歲小女孩,時而是堅毅愛女的父親,時而是料理兒女生活起居的母親,時而又化身為調皮的10歲男孩。這幾個角色,兩名譯者是否能恰如其分的呈現呢? 接下來本文將對照兩名譯者的處理手法。
1. 名字翻譯
新手譯者 V.S. 老手譯者
Charlotte’s Web 是由美國作家E.B. White所寫的兒童文學,用字簡白流暢。這次要比較的翻譯版本很有趣,一是由當時年僅11歲的翻譯新手黃可凡第一本的翻譯作品,另外是由翻譯老手,也是著名兒童文學翻譯家張溶溶的作品。(他也翻過E.B. White的另三本作品)
Charlotte’s Web 自1952年出版以來,深受兒童們的喜愛,作者Elwyn Brooks White 成功地以一隻豬和一隻蜘蛛的友誼,寫成了一本溫馨感人的故事。作者為什麼要以一般人覺得又懶又髒的豬和噁心的蜘蛛為主角,值得我們去思考。但在故事中這兩個動物卻又如此的可愛有智慧,深得小朋友的心,這是作者成功的地方。兩位譯者任溶溶和黃可凡譯文各有風味,我個人覺得任溶溶的較為通順流暢,角色刻劃較為突出,而黃可凡的譯文較偏向直譯,但她翻譯這本書時只有11歲,能譯出這樣的內容已經很值得我們讚賞了。
接下來我就以五個方面來探討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