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對話錄(Ishmael)是丹尼爾‧奎恩(Daniel Quinn)於1992年出版的哲學小說。故事從不知名男子的視角切入,從這名男子對於報紙上刊登的廣告的憤恨開始。這名男子為何憤怒,他接下來會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娓娓道來。在這名男子與以實瑪利見面前,他回憶過去年輕又充滿理想的自己,帶著對於這世界憤恨不平的口吻,中間有許多刻薄尖銳的語氣,透露出這名男子對於世界的不滿。因此接下來我將先探討譯者是否有將這名男子憤恨尖銳的形象詮釋到位,接下來再提出譯文可以再改進之處,最後再提出譯者處理到位之處。
大猩猩對話錄(Ishmael)是丹尼爾‧奎恩(Daniel Quinn)於1992年出版的哲學小說。故事從不知名男子的視角切入,從這名男子對於報紙上刊登的廣告的憤恨開始。這名男子為何憤怒,他接下來會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娓娓道來。在這名男子與以實瑪利見面前,他回憶過去年輕又充滿理想的自己,帶著對於這世界憤恨不平的口吻,中間有許多刻薄尖銳的語氣,透露出這名男子對於世界的不滿。因此接下來我將先探討譯者是否有將這名男子憤恨尖銳的形象詮釋到位,接下來再提出譯文可以再改進之處,最後再提出譯者處理到位之處。
作者:Daniel Quinn, 1935年生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曾就讀於聖路易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芝加哥羅耀拉大學。1975年他放棄了在芝加哥長期的出版生涯,成為自由作家。
Ishmael是一部寓意小說,以輕鬆的故事諷刺人類自以為是、先入為主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藉由大猩猩智者的對話,自認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開始學習已不同的視角和思維來看這個世界跟自己的關係。
作者丹尼爾‧昆恩(Daniel Quinn)善用堆疊和引經據典的寫作方式,寫出人與自我、與他人、與動物、甚至是與外星人的關係,來凸顯人類斥逐非我族類、特立獨行思想的傾向,藉此讓讀者自省。
大猩猩對話錄(Ishmael)是丹尼爾‧奎恩(Daniel Quinn)於1992年出版的哲學小說。故事從不知名男子的視角切入,從這名男子對於報紙上刊登的廣告的憤恨開始。這名男子為何憤怒,他接下來會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娓娓道來。在這名男子與以實瑪利見面前,他回憶過去年輕又充滿理想的自己,帶著對於這世界憤恨不平的口吻,中間有許多刻薄尖銳的語氣,透露出這名男子對於世界的不滿。因此接下來我將先探討譯者是否有將這名男子憤恨尖銳的形象詮釋到位,接下來再提出譯文可以再改進之處,最後再提出譯者處理到位之處。
Ishmael 《大猩猩對話錄》(1992年出版)這部小說採用的是蘇格拉底式的對話風格,解構的概念,即人類是生物進化的巔峰之作。大猩猩以實瑪利扮演一個智者的角色,在書中他以簡潔有力的問題開始,探討人類在地球生命的演化中是否為操控、統治世界的萬物之靈,或是人類與天地萬物平等、屬於這個世界?作者Daniel Quinn因為此書而成名,並獲得Turner Tomorrow Fellowship Award. 此部作品並不是講動物保育的書,它所提倡的生命倫理是「人類屬於世界」,並非「世界屬於人類」。譯者莊安琪台大外文系畢業,印地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有《西藏的故事》、《托爾金傳》《翁山蘇姬》《夢幻火焰》《狗不是愛情騙子》《自然女超人》《愛之旅》、《感官之旅》、《大地怒吼》、《AQ》、《 7 種 IQ》《打造美體小舖》等書。在這本譯著Ishmael裡,可以感受譯者努力將此書譯好,希望譯得既富哲理,有能讓讀者瞭解,有些部分譯得很精彩,但有些部分還是需要多加查證與思考。以下是個人的評析:
ㄧ. 譯者用詞生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