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08. 格里弗遊記 Gulliver's Travels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 是愛爾蘭牧師、政治人物與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以筆名執筆的匿名小說。原版因內容招致眾怒,經大幅改變於1726年出版,1735年完全版出版。作者假借虛構人物外科醫師萊繆爾·格列佛(Lemuel Gulliver)所寫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經歷,對當時的科學家、輝格黨、漢諾威王室激烈諷刺,批評英國對愛爾蘭的壓迫和輝格黨的外交政策,揭示人類的劣根性。

單教授指出,《格理弗遊記》看似荒誕不經、奇幻詭異,實則結合了作者多年的諷刺文學功力,出入於政治與文學之間的經驗,以及對於人性的深入觀察,愈熟悉作者的生平及時代背景,愈能欣賞其中的巧思及諷刺手法。因此,這本書不僅被視為英國文學經典,《一九八四》(1984)與《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作者歐威爾(George Orwell)更將此書列為世界六大名著之一。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單德興先生翻譯的這本Gulliver’s Travels,可以說是繼趙元任先生譯《阿麗思漫遊奇遇記》之後,最完整且有學術價值的翻譯譯作。除了翻譯得相當流暢之外,跟其他翻譯作品比較,有兩點差異的地方,分別是加附註和文後的譯者附誌。其中註釋的份量因為很仔細,有時幾乎要跟原文不相上下。但是內容中,可以了解到當時的社會文化與風氣,而這些註釋涵蓋面很廣,不僅僅是直向的時間軸上的(年表)、還包了橫向相關的歷史和人物(大事紀)。文後的譯者附誌則凸顯了譯者的位置,讓譯者不再是隱形人,單先生的翻譯把翻譯價值提升到學術研究的層面。

此本譯本是為“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之成果,以“學術翻譯”為標榜,單德興先生曰定義有三:一、“是翻譯的原著本身是具有歷史意義、學術價值、典範地位的文本”;二、“是結合了學術研究的翻譯”;三、"是本身可成為學術研究對象的翻譯"。(單德興:《我來.我譯.我追憶──《格理弗遊記》背後的「遊記」》)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介紹

強納森·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裔愛爾蘭作家、詩人、牧師政論家,也是諷刺文學大師。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品簡介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ulliver’s Travels 《格理弗遊記》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小人國的歷險暗諷當時的政治,第二部分大人國遊記,第三部分諸島國遊記,第四部分慧駰國遊記。這部作品在1726年出版,作者是Jonathan Swift,他藉由此部小說,暗批當時英國對愛爾蘭的壓迫,是一部諷刺文學。譯者單德興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隨聖嚴法師研究佛法多年,心性溫和,人品敦厚,待人謙和。他的著作豐富,譯著也很多,並發表過很多學術性文章。他的這本譯作《格理弗遊記》共花了六年的時間完成,於2004出版,為了收蒐集資料,他遠赴英、美、德、法、愛爾蘭、中國大陸、香港等地。足跡之廣,令人讚嘆。他也為此譯作寫了七萬餘字的緒論,十五萬字的譯文,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寫了九萬餘字的譯注,他的譯注可說是空前絕後。單德興的譯注不同於一般譯者的是它不僅僅只是注釋出處來源,他對每個典故詳加考證,更加上他自己的評點。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胸懷,期望讀者能瞭解透徹當時的社會背景,並在每一章節末了撰有「譯者附誌」,幫助讀者掌握全章要義,總結單德興本人對全章的心得,旨在協助讀者更瞭解故事內容,正如他的為人一般體貼敦厚。以下是個人對譯本的看法:

1.     文體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