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是愛爾蘭牧師、政治人物與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以筆名執筆的匿名小說。原版因內容招致眾怒,經大幅改變於1726年出版,1735年完全版出版。作者假借虛構人物外科醫師萊繆爾·格列佛(Lemuel Gulliver)所寫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經歷,對當時的科學家、輝格黨、漢諾威王室激烈諷刺,批評英國對愛爾蘭的壓迫和輝格黨的外交政策,揭示人類的劣根性。

單教授指出,《格理弗遊記》看似荒誕不經、奇幻詭異,實則結合了作者多年的諷刺文學功力,出入於政治與文學之間的經驗,以及對於人性的深入觀察,愈熟悉作者的生平及時代背景,愈能欣賞其中的巧思及諷刺手法。因此,這本書不僅被視為英國文學經典,《一九八四》(1984)與《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作者歐威爾(George Orwell)更將此書列為世界六大名著之一。

 

以下將以名稱譯法、計量單位譯法、不譯、歸化譯法來評析:

一:名稱譯法

  1. 音譯法—Emanuel-College 艾曼紐學院

       Mr. James Bates 詹姆思‧貝慈

       Leyden 萊登

       Abraham Pannell 亞伯拉罕‧潘諾爾

       London倫敦

       Mary Burton 瑪麗‧伯頓

       Edmond Burton 艾德蒙‧伯頓

       William Prichard 威廉‧普利查

       Fetter-Lane 費特巷

       Wapping 瓦平

       Bristol 布里斯托

      Van Diemen’s Land 范‧狄門之地

       East and West-Indies 東西印度群島

 

意譯法─Swallow 燕子號

       Antelope羚羊號

       Old Jury 猶太街

       Newgate-Street 新門街

       Levant 地中海東岸

 

〈評析〉名稱譯法對譯者是考驗,如果是已經有人譯過或是約定俗成的,當然比較沒問題,如果是一個新的名字,譯者給予的翻譯名字則必須審慎思考,雖然只是名稱,或許在比重上沒有主要故事內容來的重要,不過,如果翻譯得好對文本是有加分作用,例如:Romeo and Juliet 羅密歐與茱麗葉,聽來就是浪漫名字,也符合故事內容,但是如果換成Montague and Capulet 蒙特葛和卡布蕾不就少了那個韻味嗎? (MontagueRomeo的姓)所以譯名要譯姓?還是名?或是名+姓?或是意譯? 單教授在這本文本裡,人名譯法是名+姓,採音譯法;地名則以約定成俗的為主,至於船名則以英文本身的意思來譯出,這跟鐵達尼號(Titanic)的翻法又不同,既然翻譯名稱沒有一定規則,完全取決於譯者,我個人覺得這部份對譯者是一項考驗。

 

  1. 計量單位譯法

Half a Cable’s length 三百呎

Three leagues 三里格

A mile 一哩

Half a mile 半哩

Half a pint 半品脫

Six inches high 六吋高

Nine foot long 九呎長

Two yard long 兩碼長

In a semicircle 在半圓的

 

〈評析〉作者用寫實的方式來寫,所以對距離、身高、車輛大小、範圍、時間等描述都很清楚地描述,雖然單位量詞現在都有固定用法,不過,這個文本裡有好多這種計量單位,譯者在翻譯這一塊時更要小心翼翼,避免誤譯,單教授在譯註裡也有詳細說明,對讀者幫助很大。

 

  1. 不譯

Hekinah Degul 何奇那 得古

Tolgo Phonac 托哥 風那克

Langro Dehul san 蘭哥羅 德呼 ….等等

 

〈評析〉這些小人國裡的語言,單教授指出對於這些出於作者的文字遊戲,並沒有特別的意義,是不需要費心思去推敲出意思來譯出,因為不影響故事本身敘述,所以他就直接音譯而已。我覺得音譯當然O.K. 只是音譯時要採用哪一個中文字比較適合呢?有沒有方法可循? 還是譯者自己決定就好呢?

 

  1. 歸化譯法

(1)   名詞The Hurgo 豪哥

       Great Lord 上卿

       Capital City 京城

(2)   成語 dead 一命嗚呼

     The bad practice 心黑手辣

     The manners and dispositions of the people 風土人情等等

 

〈評析〉單教授在這些字詞是採歸化譯法,由於本文中對國王、王后、皇帝等稱呼翻譯,單教授在譯註裡已說明,因此,當我們在讀這些名稱時,好有東方的感覺,是不是小人國裡無奇不有,所以歸化和異化名稱並存時,一下國王、一下皇帝的,好像也不奇怪。另外,單教授在文本裡用的成語都很恰當,可見文筆功力深厚。

 

《結論》(1) 從《魯賓遜漂流記》到《金銀島》,到現在這本《格理弗遊記》,都是跟航海有關的,前兩本跟我們的生活各方面是差不多的,可是《格理弗遊記》迴然不同,他所描述的小人國是另外一個世界,的確是一本相當有趣的故事,故事暗諷刺意味,也相當的天馬行空、荒誕不經,我想在17世紀是於相當新穎的寫作方式,當然對後來的文學作品或是電影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像是日本的動畫〈天空之城〉、美國的〈阿凡達〉等。

               (2) 單教授的譯本的確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對於資料的考證、譯名的方式或是不譯部分等等讓我獲益良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tis2013 的頭像
    gitis2013

    翻譯作品評析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