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介紹:

  •     Elkhonon Goldberg高德伯,出生地是拉托維亞(Latvia)的首都里加(Riga)生於1946年,是一位作家,科學家,教育家。

   教育背景:

  •     曾就讀Moscow State University(莫斯科國立大學),並於1974年移居到美國。
  •     美國專業心理學理事會(The 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及臨床神經心理學理事會(American Board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之合格專科醫生。

    

   輾轉到美國:

  •   俄國在心理學上是個重要的國家,但是因為鐵幕的關係,蘇俄跟外界的溝通非常少,俄國的研究不能在西方的期刊上發表(怕洩漏國家機密),所有有關俄國的消息都是片段的,從東歐國家輾轉傳過來,這個神秘性大大增加了人們對俄國的好奇心。
  • 七○年代尼克森做總統的時候,因為受到掌握美國經濟命脈的猶太團體的施壓,便透過秘密外交,使俄國短暫地開啟了國閘,允許猶太人離開俄國到以色列去,本書的作者就是那個時候到了以色列再移民到美國來的。
  • 作者來到美國後在紐約落腳,開始了他成功的臨床心理師生涯。
  • 專業領域:
  •  高德伯在神經心理學診斷、認知復健及法庭神經心理學(forensic neuropsychology)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豐富經驗。他在的臨床研究及著作不但享譽國際,在臨床神經心理學及認知神經科學界的學說更是赫赫有名,專長於記憶失常、注意力缺失症、老年失智症等研究。
  • 作品:
  • Contemporary Neuropsychology and the Legacy of Luria,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990
  •  The Executive Brain: Frontal Lobes and the Civilized Min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 The Wisdom Paradox: How Your Mind Can Grow Stronger As Your Brain Grows Older. 2005
  • The New Executive Brain: Frontal Lobes in a Complex Worl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文本介紹

The Executive Brain

《大腦總指揮》是透過高德伯具體而微且強有力的說明,了解到額葉如何賦與我們實現人性的能力,本書可說是結合臨床觀察與科學智慧的上乘著作。

本書是第一本探索額葉最通俗、卻也最嚴謹的著作,作者以生動易理解的筆觸,讓讀者知道額葉如何使我們可以進行複雜的心智過程,以及它們如何控制我們的判斷力與社會倫常行為、當它們受損傷時又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等。

書中詳盡的個案與軼事,為認知神經科學提供了最先進的概念與發展;此外,本書亦穿插了作者與其老師盧瑞亞之間的小插曲,以及後來與病人和世界各地學者間的互動描述,既是重要的研究論述,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傳記。

 

譯者介紹

  •       洪蘭Daisy L. Hung1947529日-),生於台北市。
  •      1969年於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並於1980年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頒發心理學博士學位。
  •       曾獲美國NSF博士後研究獎助。
  •     曾至美國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     1992年與夫、子回台,並於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教書
  •     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台灣認知神經科學學會(2013112日成立)首任理事長。
  •   研究領域有:認知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與神經語言學等。
  •   洪蘭常應邀至各界演講。 常提供偏遠山區的原住民國小學童書籍衣物以及教學服務。
  •   獨子在台灣上學期間,身心飽受摧殘,她在《天下雜誌》第353期何琦瑜、李忻蒨對她的專訪中敘述:「我的孩子剛開始國語不標準,果汁鍋子不分。那時候狀況  非常糟糕,我的孩子變得很痛苦,每天一上學就哭,早上爬起來也哭,一做功課也哭,為什麼呢?因為考試少一分打一下,寫錯一個字罰十個,每天十個錯字寫一百個,一百個字寫到半夜十二點,因為一邊哭一邊寫,眼淚滴下去橡皮一擦紙就破掉,非常悽慘。」「變得沒有自信心,他的功課不好,在學校被同學老師嘲笑,綽號叫美國白癡。老師叫他段考請假不要來考,以免把全班平均成績拉低。」

   著作:

  •     《良書亦友:講理就好5》, 遠流出版公司,2006
  •     《講理就好Ⅳ:理應外合》, 遠流出版公司,2005
  •     《歡樂學習,理所當然》,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4
  •     《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最科學的聰明育兒法》,信誼基 金出版社,2004
  •     《講理就好Ⅲ:知書達理》,遠流出版公司,2004
  •     《講理就好Ⅱ:打開科學書》,遠流出版公司,2004
  •     《講理就好》,遠流出版公司,2001
  •     《理直氣平 - 勇於改變才會進步》2010

   譯作:

  •      《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自我成長》,遠流出版公司,2010.08
  •      《創智慧》,遠流出版公司,2006.05
  •      《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公司,2006.01
  •      《心思大開》,遠流出版公司,2005.08
  •     《恐懼之邦》,遠流出版公司,2005.06
  •     《喚醒冰凍人》,遠流出版公司,2005.01
  •    《天性與教養》,商周出版公司,2004.07
  •     《記憶的祕密》,貓頭鷹出版公司,2004.02
  •     《大腦總指揮》,遠流出版公司,2004.03
  •    《納米獵殺》,遠流出版公司,2003.08
  •    《真實的快樂》,遠流出版公司,2003.08
  •    《詞的學問》,遠流出版公司,2002.04
  •    《大腦的祕密檔案》,遠流出版公司,2002.02
  •    《透視記憶》,遠流出版公司,2001.09
  •    《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信誼基金出版社,2001.09
  •    《腦中有情》,遠流出版公司,2001.03

     《快樂就健康》,遠流出版公司,2001.02

  •   《教養的迷思》,商周出版公司,2000.10
  •   《腦內乾坤》,遠流出版公司,2000.09
  •  《改變》,遠流出版公司,2000.08
  •   《尋找第一個愛滋病毒》,遠流出版公司,2000.02
  •   《愛與生存》,天下生活,2000.01
  •   《大腦比你先知道》,遠哲基金會,1999.08
  •    《活用智慧》,遠流出版公司,1999.01
  •    《不同凡想》,遠流出版公司,1999.01
  •    《揭開老化之謎》,商周出版公司,1998.06
  •    《語言本能》,商周出版公司,1998.05
  •    《基因複製》,遠流出版公司,1998.01
  •    《記憶vs.創憶》,遠流出版公司,1998.01
  •    《心理學》,遠流出版公司,1995.05
  •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遠流出版公司,1997.02
  •    《天生嬰才》,遠流出版公司,1996.04
  •    《心理學實驗研究法》,與曾志朗合譯,遠流出版公司,1989.06

 

譯文分析

. 原文作者以非母語撰寫此書

        作者Goldberg高德伯是Latvia人,因此他在以英文

        撰寫此書的Acknowledgments中曾寫道:I understood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in a language still not entirely my own, with

        hesitation. 但是,他卻能將他要陳述表達的理論,用很正確而清

        楚的英文論述得十分得宜。因此,洪蘭教授能理解而譯得很清

        楚,原文作者和譯者不但學識豐富,非常專業,而且能以文字傳

        達得精確,讓讀者吸收、瞭解而內化。

 

. 這本譯作的貢獻:

        洪蘭教授譯本《大腦總指揮》因為版權到期,已

        經絕版。但是這本譯作幫助了很多醫學院及心理

        系學生的學習,可說是貢獻良多。也幫助了許多患

        有腦神經方面的疾病的人,使他們更清楚他們的問

        題,接受治療,過著較好的生活,也讓患有過動

        症、妥瑞氏症孩子的父母親更瞭解孩子的狀況,

        接受藥物治療,能得到就有效的學習和發展人際

        關係。例如過動症兒童、妥瑞氏症的病患等。這

        本譯作也告訴我們,人腦的額葉是何其重要,並可

        以透過思考、教育,使額葉發展更成熟。

 

.原作專業詞語甚多,譯者有豐富的專業學識背景

       洪蘭擁有認知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神經心理學

       與神經語言學的背景,因此翻譯本書可以說游刃

       有餘,非俱備這方面知識的譯者,難將此書譯得

       正確,更別說是流暢了。以下的例子可以看出譯

      者專業背景的重要:

1. 原文:To conjure up an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future, the brain must have an ability to take certain elements of prior experiences and reconfigure them in a way that in its totality does not correspond to any actual past experience.

   譯文:為了產生未來的內在表徵,大腦必須俱備這個能力,從先驗的經驗中抽取某些元素將它們組合起來,使它的整體不與任何過去實際發生的經驗類似。

 

2 原文: Accomplish this, the organism must go beyond the mere ability to form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 the models of the world outside.

  譯文:要達到這個目的,有機體必須超越僅是形成內在表徵的能力,也就是說,必須超越現實外界的模式。

 

3. 原文:As a friend of mine, a gifted mathematician, has said, the organism must go beyond the ability to see the world through mental representations; it must acquire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mental representations.

  譯文:我有個朋友是個數學天才,他說有機體必需要超越他現在透過心智表徵看世界的能力,他必須有能力去跟這些心智表徵一起工作、去操弄它才行。

 

4. 原文:One of the fundamental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human cognition, systematic tool making, may be said to depend on this ability, since a tool does not exist in a ready-made form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as to be conjured in order to be made.

   譯文:人類認知的一項基本特色是工具的製造,這是一個好例子,因為在自然界中並沒有工具存在,一些表徵必須在大腦中轉型操弄後工具才會出現。

 

5. 原文:To go even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ural machinery capable of creating and holding images of the future, the frontal lobes may be seen a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ool making , and thus for the ascent of man and the launching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it is frequently defined.

  譯文:推得更遠一點的話,我們可以說是創造未來、保持未來心像的神經機制發展,額葉可以看成工具製造的先決條件,有了工具,文明於焉產生。

 

6. 原文:Moreover, the generative power of language to create new constructs may depend on this ability as well.

  譯文:此外,語言的衍生能力也是依賴額葉使它可以創造出新的句子出來。

 

. 譯文中譯者刻意保留原文,使讀者更瞭解:

     1. 原文:They are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CEOs—of America.

       譯文:令人敬畏的美國總裁—CEO

 

     2. 原文:Up the street from the soaring midtown 

             Manhattan corporate headquarters. at Carnegie Hall…

       譯文:距離企業總部不遠的是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

 

     3. 原文:so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brain-mind science.

       譯文:所以,二十一世紀的開始被稱為「大腦與心智科學代」(the

             age of brain mind science).

 

     4. 原文:a head without czar inside.

       譯文:一個頭沒有沙皇在裡面( a head without czar inside)

 

    5. 原文:Art historians have noted a curious detail in the The Creation  

            of Adam, Michelangelo’s great fresco on the ceiling of the

            Sistine Chapel.

      譯文:藝術史家注意到米開朗基羅在畫《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時,

           另外, 這裡未譯出the ceiling of the Sistine Chapel(在西斯

           廷教堂的天花板),是譯者刻意省略。

 

    6. 原文:if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the language instinct,” it may be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譯文:假如真的有「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這回事,

 

    7. 原文:Of all the mental processes, goal formation is the most

            actor-centered activity. Goal formation is about “I need” and

            not about “it is “..

      譯文:在所有的心智處理中,目標形成(goal formation)可說是最

            動者中心(actor-centered)的活動,目標形成是「我要(I  

            need,而不是「它是」(it is)。

 

結語

  •      這是一本好書,無論是原作或譯作,都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洪蘭教授能將這本書譯得這麼清楚,解決了很多學生的困惑,也幫助了許多有腦部疾病的人,這是一本非常具有知識性的好書。她譯這本書的策略,是以使讀者瞭解為主,歸化加異化並用,也可從譯文看出譯者文字的表達很精煉,個人對於她一生努力為學生以及對教育界的貢獻,深感欽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tis2013 的頭像
    gitis2013

    翻譯作品評析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