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Aldo Leopold(阿爾多·李奧帕德,1887-1948),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畢業于耶魯大學,曾擔任美國林務署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助理林務官,是美國著名的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被稱為“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和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
李奧帕德買下了一個威斯康辛河畔的廢氣農場,在那裡觀察自然的變化。他提出了“上地倫理”觀念,即人類對上地應摒棄征服者的姿態,而要抱以謙恭平和的態度,因為“征服者最終都將禍及自身”。同時,李奧帕德還是世界三大自然寫作者之一,與梭羅和繆爾齊名。
作品簡介
這部作品是李奧帕德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後的遺作。1943年,在此書手感完成后不到一個月,因為鄰居農場的一場大火,李奧帕德在幫助滅火時喪生。
《沙郡年記》共分為四部份,書的標題同第一部份。四個部份分別是:沙郡年記、地景特質、鄉野情趣、結局。第一部份的沙郡年記,描寫了作者自己農場一年四季的自然風貌;第二部份的地景特質描寫了美國部份州的自然風貌,展現了大自然的魅力;第三部份的鄉野情趣除了自然風貌的描寫之外,還包含了鄉野中人們的活動,作者的觀察與描寫富有情趣;第四部份的結局中,作者提出了“土地倫理”。
土地倫理是環境倫理的視角之一,被李奧帕德稱為一種“新的倫理”,“一種處理人與土地,以及人與在土地上生長的動物和植物之間的倫理觀”。在作者所處的時代,美國社會的主流觀念是追求經濟利益和功利主義,而李奧帕德則主張一種“生態學”的態度,認為倫理演變的下一步,是擴展包含生物共同體(“土地”)的非人類成員在內的倫理觀。
中文譯本
1.侯文蕙譯本:根據本書初版所譯的《沙鄉的沉思》於1982年出版,1997年再版時改名為《沙鄉年鑒》;
2.吳美真譯本:1997年在臺灣出版的《沙郡年記》,1999年由三聯書店在大陸推出,2004年再版時改名為《沙郡歲月》;
3.英漢對照《沙郡年記》譯本:當代世界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的,由孫健等人合譯;
4.2010年7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譯本,由张富华等人譯本;
5.李靜瀅譯本:2010年12月由鷺江出版社出版;
6.岑月譯本:2011年4月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以上六個譯本中,只有吳美真先生所譯版本為臺灣出版,本文以吳版為評析對象,將作品第一部份的“一月”節選內容與原著進行對比評析。
譯本分析
1.原文:...there comes a night of thaw when the tinkle of dripping water is heard in the land.(p3)
譯文: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可以聽見清亮如鈴的滴水聲……(p3)
評析:譯者巧妙地將原文中用作名詞的“tinkle”(叮噹聲)轉換為形容詞(清亮如鈴的),在筆譯中,這種有意識的詞類轉換可以很好地彌補英文和中文兩種語言在結構和語法上存在的差異。
2.原文:It brings strange stirrings, not only to creatures abed for the night, but to some who have been asleep for the winter.(p3)
譯文:著聲響不只為夜眠動物,也為某些冬眠動物帶來奇怪的騷動。(p3)
評析:“騷動”一詞的使用,看得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字詞的斟酌,但是在這個地方,萬物開始復蘇之時,是一種從靜態慢慢向動態過渡的過程,是一種生命復蘇的喜悅跡象;“騷動”一詞指受到某種原因或情緒感染而產生的不安定的波動,通常會用於描述比較負面的狀態,可以考慮使用其他的詞語,如“萌動”。
3.原文:His track marks one of the earliest datable events in that cycle of beginnings and ceasings which we call a year.(p3)
譯文:他的足跡標示了那被我們稱為一年的循環中,日期可考的最早事件之一。(p3)
評析:作者對原句的順序進行了調整,按照中文的習慣將定語前置,但是卻讓譯文的句子過長,讀起來不自然。不過,作者將“beginnings and ceasings”譯為“循環”是比較巧妙的處理。
4.原文:The months of the year, from January up to June, are a geometric progression in the abundance of distractions.(p4)
譯文:一年的月份中,在一月至六月之間,大自然提供的消遣和娛樂成等比級數增加。(p4)
評析:譯者將“distractions”譯為“消遣和娛樂”,能夠與前後文的內容相照應,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成等比級數增加”雖然貼合原文,但是對於讀者來說,略顯陌生。相信這樣的作品,讀者群是非常廣的,直譯使用幾何術語,可能讓讀者不能一下想到那樣的增加量是多大,十分抽象。
5.原文:Indeed the thawing sun has mocked the basic premises of the microtine economic system!(p4)
譯文:的確,使雪融化的太陽,嘲弄了這個齧齒類動物經濟系統中的主要建築。(p4)
評析:原文劃綫部份其實是一種擬人的手法,作者通過這種寫作手法,更生動地描述動物的習性,譯者直譯為“齧齒類動物經濟系統”,卻顯得有些生硬。
6.原文:The rough-leg has no opinion why grass grows, but he is well aware that snow melts in order that hawks may again catch mice.(p5)
譯文:關於草爲什麽生長,毛腳鵟沒有任何概念,但是他很清楚,雪融是爲了讓他能夠再度捕到田鼠。(p5)
評析:譯者在譯文中有多處對句序進行調整的地方,這裡的譯文亦然。譯者整體的風格富有文學美感的,但是我認為,一些句子的處理可以更加簡潔,比如劃綫部份可以譯為“毛腳鵟並不知道綠草為何生長”。
7.原文:To this rabbit the thaw brought freedom form want, but also a reckless abandonment of fear. The owl has reminded him that thoughts of spring are no substitute for caution.(p5)
譯文:對於這隻兔子而言,雪融使他免於匱乏,但也使他掉以輕心,因為忘記恐懼。貓頭鷹提醒了他,不能滿腦子只想著春天,就忘了戒備。(p6)
評析:譯文中的“但也使他掉以輕心,因為忘記恐懼。”這一句不太符合中文先有因再有果的邏輯順序。另外,通常說“沒有戒備”或者“少了戒備”,譯者所寫的“忘了戒備”比較奇怪。
綜上而言,從節選的譯本片段可看出這個譯本主要有幾個特點:
1.詞句選擇的文學性
2.詞類轉化的靈活性
譯者在翻譯時,善用翻譯策略,有意識地轉換詞類,變化句序,努力使譯文具備文學美感。這也是原著本身的一大特點。作者用文學的方式來向讀者呈現自然的狀態,傳達關於生態的觀念,原著生動有趣,譯者在努力地去模仿,以實現“形似”與“神似”。
但是,經過觀察和分析,譯文中尚有值得再斟酌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句子可以更加凝練,詞語的選擇可以不用完全緊貼原文,而是要融入到譯文本身,確保前後的照應。
這個譯本的編排十分清晰,簡單的插圖配上優美的文字能夠給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這樣是自然寫作應該達到的境界。原著的內容本身比較簡單,有細緻的描寫,所以譯文中沒有什麽注解,讓人可以直接以譯文作為一個完整的,類似原始文本的材料進行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