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11日-1948421日),畢業於耶魯大學森林系,曾任教威斯康辛大學擔任獵物管理的教授。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享譽世界的倫理學家,因為對美國文化和野生動物之關聯、土地倫理、曠野與文明、保育美學及生態良知等有很精闢的論述及創見。被稱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影響深遠的作品是《沙郡年記》,這是他對於自然、土地和人類與土地的關係與命運的觀察與思考的結晶。

譯者:吳美真,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英文教師及出版公司翻譯工作,譯有《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星星、雪、火》及《微物之神》、《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大洋洲的逍遙列》、《汀克溪畔的朝聖者》、《沙郡年記》、《麥迪遜橋》、《舞蛇者之歌》, 《醫生的翻譯員》、《從月亮來的男孩》等書

 

以下就文體、翻譯策略和用字遣詞來作探討:

 

(1)首先來談自然寫作,這文體和我們之前看的日記體或是小說體不同:

----日記體用第一人稱來寫,敘事者是自己,有非常多內心獨白;

----小說體有較多的動作和對話,沒有內心獨白;

----自然寫作以「自然」與人的互動為描寫的主軸,作者「涉入」現場,觀察、凝視、記錄、發現自然的運作過程,以個人敘述形式呈現,如遊記、年鑑、報導等。(以上定義參考吳明益 博士論文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二○○一)

 

(2)譯者採取的翻譯策略:

根據弗里勒(John Hookham Frere)把譯者分為忠實型譯者與靈活型譯者,我覺得這位譯者是屬於忠實型譯者,因為她比較著眼於詞句和句子,都是貼著原文很忠實地逐一翻譯。例如:

 

(P.3) I follow, curious to deduce his state of mind and appetite, and destination if any.

(P.4) 我跟隨在後,試圖了解牠的心態和食慾,想看看牠是否有任何目的。

其實譯者已經翻譯得很到位了,因為是貼著原文直接翻譯,根據上下文,她的翻譯是流暢通順的。

 

(3) 用字遣詞及句構對應方面:

A--(P.4) Today his maze of secret tunnels, laboriously chewed through the matted grass under the snow, are tunnels no more, but only paths exposed to public view and ridicule.

(P.4) 牠在雪下蓬亂的草地中辛苦啃嚼出來的隱密洞穴迷宮,如今已經不再是個洞穴了,而是暴露在眾目睽睽和眾人嘲笑之下的小徑。

Tunnel的意思有--1. 隧道, 地道  

             --2. (礦場的)坑道, 石巷

             --3. (動物的)洞穴

             --4. 地溝、涵洞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翻譯成「地道」或「隧道」比較適合,不過我想譯者是有考證臭鼬的習性才翻譯「洞穴」的。根據網路資料顯示:臭鼬生活於林地、溝谷和耕地四周。性情溫和。以奇臭的腺體分泌物作為防衛武器。多在黃昏活動,偶見於白天。挖洞而居、用草葉作為墊巢材料。(http://www.uuuwell.com/mytag.php?id=33620) 不過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洞穴在中文好像是獅子或熊住的洞穴,我個人認為翻譯成「地洞」比較好,也符合臭鼬生活的習性。

 

B--(P.4) To the mouse, snow means freedom from want and fear.

   (P.5) …, for to him a thaw means freedom from want and fear.

   (P.5) 對田鼠而言,雪意味著免於匱乏和恐懼。

        因為對牠而言,雪融意味著免於匱乏和恐懼。

這兩句在原文裡都有相對應關係,譯者在翻譯時也是採相同方式,唯一不同是snow a thaw,這裡我們知道,兩種不同動物對“雪”都有著相同的依賴,只是最終目的卻大不同,這也就透過作者和譯者讓我們對大自然的這一幕感到驚奇與讚嘆。這樣的翻譯讓讀者覺得有唸詩的感覺。

 

結語:

Leopold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到野外活動。位於密西西比河濱的伯靈頓有著絢麗的自然風景,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被大自然的溫柔之手愛撫著。《沙郡年記》我們雖然只看幾小段,但是文辭之優美,用擬人化的手法來描述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與生生不息的循環規則,他筆下所呈現的是:觀察、體驗和思索萬物在不同月份之自然律動、複雜而多樣化之生態變化,延伸的意涵是人和動植物間之互動關係、資源面臨的問題以及保護的迫切性。用字淺顯但意涵相當深遠。

翻譯這種自然寫作是相當不容易,尤其是要兼顧文辭優美(與原文用字一樣優雅)、句子的結構以及還要讓讀者可以看得懂之餘還能欣賞作者的文筆。這位譯者已經譯得相當不錯了,她的用字遣詞有斟酌過,在句子結構部分也有注意對應部分,另外她的翻譯是採取異化的方式。當然,每篇譯文並非十全十美,總有疏漏之處,無論如何,我還是給予她高度的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tis2013 的頭像
    gitis2013

    翻譯作品評析

    gitis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