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教養大震撼》可說是十年兒童心理學研究成果的一次大總結,這本書並非一家之言,而是作者在近百位頂尖學者的鼎力協助下完成本書。本書回答了一個超有趣的問題:親子教養變成顯學已有二三十年,為什麼孩子還是問題一大堆?答案:因為有太多「真理」都是誤人子弟。例如「孩子應該多多讚美」、「EQ比IQ重要」等等。每一章都是一場大震撼、大洗腦。
作者之一:波.布朗森(Po Bronson)
是美國罕有的「什麼都能寫,寫每一種書都暢銷」的寫作奇才,成名作是一本金融業諷刺小說,後來改寫報導文學,曾被視為觀察矽谷高科技文化的第一名筆。知名雜誌都爭相以最高稿酬請他寫稿。但是當了爸爸之後,興趣轉為親子教養。這是他寫親子教養的第一本書。
作者之二:艾許麗.梅里曼(Ashley Merryman)
做過許多人人稱羨的工作:好萊塢製片、華府官員等等。但直到她開始為弱勢學生做課業輔導,人生才找到意義。這是她的第一本書。
譯者:潘勛
台大外文系畢,師大譯研所研究生。現任職中國時報國際中心編譯。譯有《13》、《鋼琴教師》、《女情人們》、《為什麼忘了愛你》等。
譯者自己的翻譯者本書之後的心得,他說:「人到中年,翻譯這本書,我潸然泣下。 《教養大震撼》這本書,可以雙向閱讀;身為人父的我,譯閱完畢,不僅深一層瞭解我的孩子,更感動的是反省得知,今日我的形貌思想,何以如此;能否再與我的父母、兄弟深一層互動,解開兒時以來,深藏於人倫當中,許多糾結的遺憾。 我獨、合譯過廿來本書,深覺這些書當中,最功德無量者有二,《教養大震撼》是第二本。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乃至政策制定者等等,我誠摯希望大家都能閱讀這本書;它不僅能讓我們瞭解下一代,更能讓我們懂得自己。
我們成人,經常只是身體放大以後的孩子;即使真正成熟的大人,身心當中依然存活著當初兒童、少年、青少年的形影。」
這本書連譯者都這麼震撼了,身為讀者的我,雖然只讀了一章,就深深地被其中的實驗結果和論述吸引,這本書不僅是顛覆父母平時所受的教養觀念之外,對教育者也是一大震撼,的確是一本值得典藏的書。以下就幾方面來探討原文與譯作:
〈一〉譯者大膽利用增譯來替代一般的譯註:
A: 介紹學校:
(p.11) ….P.S. 334, the Anderson School on West 84th in New York City.
(p.15) 就讀紐約市編號三三四的公立學校「安德森學校」(Anderson School),從幼稚園到八年級,這個學校每一班都是資優班,招生範圍遍及全紐約市,考進去很難,課業要求也很嚴。
B: 介紹地名:
(p.16) Jill Abraham is a mother of three in Scarsdale,…
(p.20) 紐約州史卡斯岱(Scarsdale)的一位母親…
(p.17) No such qualms exist for teachers at the Life Sciences Secondary School in East Harlem,…
(P.21) 紐約市東哈林區…
(P.20) 史卡斯岱居民高收入的小城 (原文沒有說明)
﹝小結﹞譯者在翻譯學校或是地名時,會直接介紹其學校特色,城市特色、還有地名是在「州」或是在「市」,這讓讀者讀來一氣呵成,都不用去看譯註,這種融入手法真是不錯,迴然不同於文學作品。
〈二〉翻譯句法深入淺出,將原文意思精準譯出,而非貼原文逐字逐句翻譯:
1. (p.12) Those afflicted with this lack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dopt lower standards for success and expect less of themselves.
(p.16) 他們有一種毛病,對自己明明可以勝任的挑戰抱著「我辦不到」的心態,對自我成就採取超低的標準。
2. (p.12) “Early and often,” bragged one mom, of how often she praised. Another dad throws praise around “every chance I get.”
(p.17) 問某一位媽媽她多常誇孩子聰明,她得意洋洋告訴我:「從很小就開始,常常誇。」有一位爸爸說:「一有機會就誇。」
3. (p.13) But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and a new study from the trenches of the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 system—strongly suggests it might be the other way around. Giving kids the label of “smart” does not prevent them from underperforming. It might actually be causing it.
(p.17)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誇小孩聰明可能適得其反,不止預防不了才華遭到埋沒,搞不好還是小孩才華埋沒的背後原因。最新研究的證據正是來自紐約市公立學校體系。
﹝小結﹞在第一句裡,譯者把原文的背後意思譯出,所以相對的中文字數多了許多。在第二句裡,譯者有調換順序,先帶出人物媽媽,再寫入對話。而第三句也是先講研究的重點精神,而把證據來源放在最後。這樣的寫法是融合中西語文的優點來寫,因為英文語法一般是把重要的東西先講,次要的放後面;中文語法則是相反,而譯者並沒有按照英文語序直接翻譯,而是把英文意思的重點先譯出,再結合中文語法寫作的順序寫出,因此,讀者讀起來不僅沒有翻譯腔的味道,反而看出譯者的中文功力之深厚。
〈三〉翻譯到位之處:
1. (p.12)…, but without a lot of cajoling from his father.
(p.16)但那是爸爸費盡一番唇舌好說歹說的結果
2. (p.13) Her speech pattern, though, is not at the impatient pace of most New Yorkers. She talks as if she’s reading a children’s lullaby, with gently punched-up moments of drama.
(p.18) 她說話的節奏卻沒有紐約客的那種急促不耐,徐徐緩緩,彷彿在塱不搖籃曲的歌詞,間雜以戲劇效果的輕柔頓挫。
3. (p.14) The “smart” kids took the cop-out.
(p.19) 自以為聰明的小孩較不想迎向挑戰
4. (P.15) “Just watching them, you could see the strain. They were sweating and miserable.”
(p.19)「光看他們答題的樣子,就可以看見他苦在心裡。直冒汗,一臉悽慘相」
5.(p.17) Oh, please. How corny.
(p.21) 饒了我吧,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6. 第一輪、第二輪(the second round)、第三輪(a subsequent round)、第四輪(a final round)
7. (p.14) Her seminal work—
(p.18) 這個劃時代的研究…
﹝小結﹞我覺得譯者很厲害,我挑了幾句我很欣賞的,不論是長句或是短句,譯者不但把意思翻譯的很棒,用字遣詞更是有一流水準。在講實驗的那幾段,譯者自己分輪次,想必譯者對實驗的過程與步驟的資料查訪很清楚,不然就是譯者本身具備這樣的知識。雖然原文也是有分輪次,但中文譯本不起來格外清楚。
〈四〉可斟酌之處:
1. 人名: Jill Abraham 吉兒
Sue Needleman 尼德曼
問題:為什麼譯者第一個只翻譯人名,而第二個卻是翻譯姓?有甚麼特別的意義嗎?
2. (p.16) “ I don’t care what the experts say,” Jill says defiantly.
(p.20) 「我不管專家怎麼講,」吉兒口氣倔強:…
我認為defiantly 這個字不要翻倔強,我覺得翻譯成“吉兒反對地說/抗議地說”倔強應該是形容一個人的脾氣或是行為。
〈五〉原文的長句,翻譯時分成幾個短句:
(p.14) The researchers would take a single child out of the classroom for a nonverbal IQ test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puzzles—puzzles easy enough that all the children would do fairly well.
(p.16) 一次只請一名小五生出來,讓他作答一份IQ測驗,題目都是非語文的頭腦體操,很簡單,學生都考得很好。
〈小結〉這句原文很長,但譯者的翻譯策略是把長句翻譯成幾個短句方式,且前後文連貫一致,這是我覺得值得學習的地方。
【結論】由於譯者本身從事新聞編譯工作,編譯就是一門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與學問,雖然 "翻譯" 是編譯的主要工具,但是報社編譯絕非會逐字翻譯的就能勝任。事實上,他們的工作介於翻譯和寫作之間,比較類似意譯。所以一個好編譯必須具有新聞感,且對國際政、經情況有相當程度之了解,如此才能將知識融入文字之中,並使讀者很快地掌握新聞重點。
因此由本文我們可以欣賞譯者翻譯與編譯功力,譯者不但翻譯,他也做了很多增譯部分,以達到全文流暢,資訊透明化的程度,這跟以往我們欣賞的文學翻譯譯作大大不同,我覺得這份作業讓我獲益很多。
留言列表